新闻咨询首页 -> 冬奥动态 -> 崇礼民众以平和之心期待再次拥抱奥运

崇礼民众以平和之心期待再次拥抱奥运

发布时间:2015-07-17阅读次数:1029752

67岁的崇礼县驿马图乡村民孙金凯并不知道冬奥会的比赛项目有哪些。对他来说,冬奥会意味着又可以种菜了。

距孙家蔬菜大棚约一千米的地方曾有个采沙场,掘出的沙坑截断了水源。“没水怎么种菜?”他甚至准备把几个蔬菜大棚拆掉。

2013年11月,北京与张家口市联合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崇礼被列为雪上项目的重要比赛地,涉嫌破坏环境的采沙场被关停了。一辈子以种菜为生的孙金凯不再为家里的收入发愁了。

像孙金凯一样的崇礼人期待着冬奥会的到来,因为冬奥会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13日是北京成功申办夏季奥运会14周年,而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大会将公布2022年冬奥会申办结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北京和张家口对此翘首以待。

崇礼:贫困县的奥运梦

张家口市崇礼县西湾子镇黄土嘴村,距离万龙滑雪场仅3公里。但该村书记谢亮说,村里多数家庭没什么积蓄,买不起雪鞋。孩子们放学后只能在农家院帮忙。而不远处的山坡上,配备全套滑雪器具的游客飞奔而下,享受着滑雪带来的激情。

“我两个孩子都在县城里上学,一年学费食宿费就得4万。我打工的收入都供孩子上学了,没钱再让他们培养这项‘贵族’爱好。”西湾子镇头道营村村民吴永的语气里透出些无奈。

在万龙雪场滑雪一天的费用约800元,对人均年收入七八千元的当地农民来说不是小数目。去年冬天,200多万游客来到崇礼滑雪,是全县城人口的20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年初曾表示,北京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而对吴永来说,这或许意味着儿子可以体验到从陡峭的雪坡滑下来的感觉。

崇礼曾是一个贫穷的塞外山城,距北京三个多小时车程。在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的2008年,崇礼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918元,去年它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崇礼“山连山,沟套沟”,常常大雪封山,每年10月中旬起,降雪期在4个月以上。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崇礼的滑雪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多家国内知名雪场。

滑雪的兴起让30岁的崇礼人杨欣璐从北京回到家乡,在当地滑雪场工作,并认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滑雪教练马东阳。“崇礼因雪而闻名,也成就了我的婚姻,我非常希望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

“我们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和最大的旅游产品来规划、建设和管理,从整体上塑造城市形象,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崇礼县县委书记李莉说。

这座长城脚下的小县城毫不掩饰对冬奥会的热情。写有“纯情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申冬奥标语和滑雪广告随处可见。县城的路标、广告牌大多有了英文,很多商铺打出了二维码,游客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获取相关信息。

冬奥会对张家口和崇礼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政府投入。据初步估计,冬奥会可为当地带来3500亿元投资,增加2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为地方带来数十亿元的税收。根据规划,属于京兰(州)高铁一部分的“京张高铁”将于2019年开通,北京城区到延庆赛区20分钟、到崇礼赛区50分钟。

北京:更为成熟的心态

北京羊坊店小学体育老师周晨光仍记得14年前那个不平静的夜晚。

“知道申奥成功时,我立马骑着自行车,本来想从东四骑到天安门广场,但路上很多人,根本走不动,感觉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那天晚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忆道。那年,他37岁。

2001年7月13日晚,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中国民众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天安门广场聚集了数十万人,长安街东西两向庆祝的人群长达十几公里,十几万面申奥标志旗和国旗被抢购一空。

周晨光热衷于奥运宣传,在学校广播站为学生播报奥运知识,组织一年一度的模拟奥运会,并排演奥运题材剧。“孩子们由此体验到奥运会的神圣感,也体会到体育的纯净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最让周晨光骄傲的是,儿子坚持参加奥运活动,得到了很大的历练。

“中国申奥成功表明世界对中国的接纳,中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大家庭。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民众世界观的变化也有很大影响,现在人们表现出更大的包容和回归自然的平和心态。”周晨光说。

相较14年前的热情,中国民众平和的心态并不意味着冷淡。一份民调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民众支持申办2022年冬奥会。

北京出租车司机陈波说:“如果北京申办冬奥成功,我可能不会冲上街头摇旗呐喊,但会跟朋友喝一杯,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儿。”

花样滑冰世界冠军申雪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全民对于申奥的情怀和期盼高于很多国家。”

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在专家看来,体现在提升了中国民众的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也更加开放。

在“老北京”陈波看来,它体现在细节中。“北京人素质提高了,更知道爱护城市了,吐痰、插队等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了。热衷运动的人比以前多了”。

北京体育大学学者黄亚玲认为,此次申办冬奥会,中国选择理性和低调的方式,彰显了一个伟大民族在成功申办和举办夏季奥运会后所获得的自信和成熟。

来自英国的游客罗斯·施维默喜欢冰雪运动,并到过索契。他说:“北京和阿拉木图相比,我更希望北京获胜。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中国,这里的文化很吸引我;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有实力为各国运动员、观众提供更好的条件。”

距离国际奥委会公布最终结果还有18天。吴永希望儿子能在家门口观看世界级的滑雪比赛;杨欣璐盼望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来体验家乡的雪道;周晨光期待自己再度近距离接触奥运;陈波盘算着月底可能会迎来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这一切将在7月31日揭晓答案。

很好,很强大!

%

太差劲了!

%